2015年4月12日星期日

韓國童裝-制服團體”緣何受港人追捧?


1月18日,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立團體服儀式在解放軍駐港部隊昂船洲軍營舉行。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夫人梁唐青儀出任青少年軍總會司令員。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是香港唯一以中式軍事步操為訓練基礎的自願性制服團體。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的成立,再次將“制服團體”——這一香港文化中不能不提的重要元素拉入人們視線。

制服團體恆常

資助增加一倍

18日,在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成立儀式上,可謂是重量級嘉賓雲集。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駐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駐港部隊政委嶽世鑫、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民以及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姜瑜等嘉賓都是座上賓。

這樣的場面,在全港性制服團體的成韓國童裝批發立儀式以及大型慶典活動中也並非鮮見。香港對於制服團體在政策和經費上的支持行之經年。受政府資助的青少年制服團體有:香港少年領袖團、香港海事青年團、香港交通安全隊、香港童軍總會、香港女童軍總會、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等等。在香港,任何經過政府注冊的青少年團體都可以合法地生存和開展活動,隻要有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符合香港法律、不危害社會和他人。

近日,香港特首梁振英於立法會發表的最新《施政報告》中還特別提到,政府將增撥資源,加強在地區層面與青年的聯系和溝通。對制服團體如童軍、香港紅十字會和交通安全隊等的恆常資助,在來年會增加一倍,並提高“需支援學生隊員資助計劃”的撥款,讓更多清貧學生受惠。

如果說學校關注學生的校園生活,制服團體則更關注青年人離開校園之後的生活。梁唐青儀在青少年軍總會成立儀韓國童裝式上致辭時就表示,總會的成立,旨在鍛煉青少年堅毅意志、健康體魄,培養關心社群、建設香港、貢獻社稷的責任感,為香港培育優秀及領袖型人才。

香港青少年總會首階段設3個縱隊,包括教導縱隊、菁英縱隊、地區縱隊,以在香港運作多年並深受青少年歡迎的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青少年軍事夏令營以及德育訓練營為基礎,邀請香港的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參加。除步操外,日後活動將包括軍事訓練。

港英統治150年,英國文化在香港落地生根,“制服團體”便是其一。香港不少“制服團體”在建立初期,是直接附屬於英國的相關團體。回歸之後,特區政府推出“制服團體計劃”,目的是令更多的學生加入制服團隊,以擴闊其學習經驗以及培育其志願服務精神,鍛煉服從紀律精神、團隊合作。

使命感是“制服

誘惑”不竭源泉

提及香港的制服團體,有著百年歷史的童軍總會值得一說。成立於上世紀初的童軍總會,仍然活躍在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全港影響力最大的青少年制服團體。童軍總會致力於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透過富有挑戰性的訓練和活動,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群、美“五育”的發展,致力培育青少年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精神。現在,香港童軍總會有10萬大軍,一個世紀以來,伴隨著每位青年代代成長。

有香港媒體把港人對於制服團體的追捧稱之為“制服誘惑”。“現在的小孩真難教。”這是許多香港家長和老師的心聲。有香港學者指出,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生的一代,成長於物質相對豐裕、網絡資訊爆炸的年代,習慣自由自在地翺翔於虛擬世界中,在現實中卻失去人生方向。這樣的孩子甚至成為一種現象,被稱為“港童”。制服團體希望培訓的像是服務、團隊合作、奉獻這樣的核心價值,也正是社會對“港童”的期待。

與此同時,香港近年推動教育改革,強調青年人的多元化發展。教改後的高中課程除了核心課程、選修課程,還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以及“社會服務”,這些都跟制服團體有了很好的連接。不少青少年制服團體,往往跟學校合作,對於青少年的多元全面發展,學校和制服團體互相補充、相得益彰。

近年來,制服團體也成為香港青少年與內地親密接觸的有效途徑。制服團體會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參訪、實習,也會邀請內地青年人到香港參加活動。港府投放不少資源,為年輕人提供到內地和國外學習鍛煉的機會。近年成立的香港青年服務團,招募和資助年輕人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6到12個月。港府希望通過此舉鼓勵年輕人了解內地、豐富人生、服務社會。

制服團體的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備受港人追捧,使命感和抱負是它獲得社會認可的不竭源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港人對“制服誘惑”的熱情,不妨視為一種公民運動。而制服團體也成為推動青少年無縫完成從青年學生到有為青年蛻變的重要社會力量。香港和內地在融合過程中,並非都是甜蜜,摩擦和誤解難免團體制服。深度融合的“融合之痛”中,也看得到香港年輕人的焦慮。了解不是“洗腦”,了解國情有助於香港年輕人更好地找准人生定位、拓展事業視野空間。有大中華情懷的香港年輕人、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年輕人,無論是對於香港未來的發展,還是對於化解“融合之痛”都大有裨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